当前位置:
首页
> 国际慢城 > 人文特色
薛城邢氏家族捐巨资重修学宫
来源: 《今日高淳》 发布日期:2017-12-29 08:42 浏览次数: 次 字体:[ ]

?

于学宫旧址辟建的泮池园

?

清乾隆年间,薛城邢氏邢本稷兄弟、父子先后捐资修缮县学大成殿、明伦堂、尊经阁、敬一亭等建筑,成为邑内一时美谈。

由于高淳县学原来的重修方式是知县捐俸倡导,各乡摊派或富绅助捐,但为了在知县任内完成,往往工期很短,只有几个月,造成工程质量下降,隔不多久即倾颓芜败。据旧县志及《薛城邢氏宗谱》记载,薛城邢氏捐修学宫有其传统,早在明嘉靖年间(1522—1566),即有邢凤冈捐修文庙。清雍正三年(1725),邢纲又独立捐资重建县学崇圣殿。至乾隆初年,学宫材木渐朽,加之鼠穿蚁蚀,许多建筑日就圮坏。县学上舍生邢本岐认为学校乃兴起教化之根本,故慨然以举废起衰为己任。乾隆十年(1745),他以一己之力捐献巨资重建学宫。一方面他对旧构撤腐易颓,同时选取良材,筑造坚壁。其工程历时4年告成,计修大成殿及两庑、戟门、神厨、神库、棂星门及泮池、池上石桥、东西两坊(腾蛟坊、起凤坊)等,其殿制较旧基增高1丈6尺,共费工57000多个,用钱1万多缗。乾隆十二年,其弟邢本稷(号耕吾)不忍明伦堂仅存虚名,一任荒芜,亦捐巨资重建明伦堂及主敬、存诚二斋,共计32楹,增建东西学舍、阶檐、甬道、左右礼门及门外厢房7间。其堂增至5楹,高3丈3尺,深4丈7尺,高、深皆较旧制增扩1丈多。此项工程至乾隆十六年竣工。此外,乾隆十五年,邢本稷之子邢复易(字匠舟)、邢复昕、邢复昭,又念及明伦堂之后尊经阁亦已倾颓,阁后敬一亭仅存荒土,乃捐资重建尊经阁、敬一亭,以完善学宫规制。重修后的学宫规模崇宏,物料坚实,所费资金和人工更多。其新阁较旧时增阔两楹,高、广各加一丈多,并添设廊庑,亭外砌有垣墙。经过邢氏两代修缮,高淳县学规模宏大,超越他邑。他们的捐资兴学义举深得世人赞叹,著名文学家、礼部右侍郎沈德潜和著名学者、原钟山书院讲席、翰林院编修杨绳武分别应邀给大成殿、明伦堂的重建作记,钟山书院讲席、詹事府洗马韩彦增则为尊经阁重建作记。兵部侍郎、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、兼理两江总督印务庄有恭听闻邢氏事迹,欲以其事上报朝廷邀赏,但邢氏父子谦辞,遂罢。邢氏家族的做法为县内他族所仿效,乾隆二十八年,李生勑、李大年父子重建崇圣祠,有大殿3间、大门3间。乾隆四十三年,邑绅赵同黻又捐资重修学宫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